正文

【媒体看榆中】兰州日报:定位“城市副中心”建设“都市后花园” 榆中打造“宜居宜业”引领区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7-12-21 15:42:18 来源: 榆中发布 阅读次数:

    今年以来,榆中县委县政府紧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建设兰州城市东扩的承载区、全省商贸物流的聚集区、生态旅游的富集区、新型优势产业的示范区、人居环境理想的居住区”的五大定位,用不断完善的“15355”发展思路,持续改善的发展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实力,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脱胎颤变的城乡面貌。

    12月15日,记者在位于榆中县城西环路的李家庄棚户区改造施工现场看到,整幢整幢的高楼已封顶。“这个项目从今年5月10日开工建设到现在,两百多天时间我们已完成了主体结构75%的工程。目的就是早日让李家庄的农民上楼。”在棚改现场,榆中县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加快城市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榆中县建投承担了2017年全县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各棚户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榆中县紧依省会兰州,是兰州建设大都市、大枢纽、大产业、大物流、大市场、大平台的重要战场,也是兰州市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靓丽的副中心和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17年,对榆中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除了全面开工建设的棚改项目之外,随着文成广场、盛世阡陌院、客运中心等这些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榆中这个小县城沉浸在“沸腾”之中。

  把握战略定方向创新理念实现县域经济新腾飞

  出兰州东城门10余公里处,崛地而起的园区建设项目引得众人赞叹。坐落在榆中县和平镇的兰州和平工业园区是全省35个省级开发区之一,是全县富有创新活力、极具发展潜力、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和影响力的示范区。园区实施了徐家营片区、卧龙川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并经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引进企业12家,总投资19亿元,其中,落户徐家营仓储物流企业2家,概算总投资5亿元;落户卧龙川工业企业10家,概算总投资14亿元。目前,有5家企业已开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7家正在开展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和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袁成毅介绍说,正在建设的徐家营片区功能定位为“现代物流、生态化居住区”。卧龙川产业园功能定位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兰州东部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产业园区将重点依托金川科技园,抢抓产业转移和工业“出城入园”的大好时机,发展壮大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安防、家居、新型建材等产业,成为打造榆中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极。

  据悉,截至目前,榆中县规模以上企业26家,其中省属企业8家,县属企业18家。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42亿元,同比增长4%。预计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54.5亿元,占年计划54.2亿元的100.6%。为县域经济的新腾飞注入了“加速剂”。

  筑巢引凤提活力招商引资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冬日的兴隆山显得格外苍葱静谧。徜徉在榆中县城的大街小巷,路面宽阔平坦,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处处呈现出和谐的生活画面。“从家门口坐上宝兰客专就可以去宝鸡看我的闺女了,坐车既节约时间又舒服。公交车也方便,一站就到县城了。”享受到便利交通带来的实惠,市民周永才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明显感受是乡镇道路全部硬化了,沿途老百姓的住房,原来低矮破旧的土房已经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小洋楼、规划整齐、风格统一的新农村住宅,崭新干净的村委会,宽敞明亮的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配套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形成了各村靓丽的风景。农家书屋里时不时有老年人、儿童读书,活动室有下棋的、打牌的,自娱自乐的群众吼几声秦腔,唱一段小曲。文体广场上,忙完农活的人们在广场健身、跳舞。”从广州打工回来的李忠说起家乡的变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马路上乱停乱放的私家车不见了,流动烧烤摊进店了,盲道通了,成片的旧城区在进行改造,人行道不再被占用,农产品交易有了专门的地方,大家都文明出行、文明生活。”市民黄建青感慨道。

  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现着一座城市规划建设的水平,也是市民幸福感的源泉。榆中县按照秦汉风格、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交通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城市骨干路网建设,扩张区域框架,积极推动航空、铁路、轨道、公路“四路并进”。抢抓市场机遇,全力推进毅德商贸城、物流公路港、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县城综合市场等项目建设,建设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启动实施县城北入口环境改造、“一路两中心”(省道103路和榆中客运中心、公交中心)、城乡公交一体化、大成广场、市民公园、大剧院、阡陌院公务员小区、棚户区改造、田园综合体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开启了县城建设新时代。

  这些变化和期盼,离不开“招商引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企业投资意愿降低、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落地建设周期漫长、县区之间竞争激烈、县域经济突围困难的现状,榆中县仍然保持较高的签约率和落地率,成功引进包括万科盈石、恒大地产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功签约市民公园、榆中县文化产业园等一大批涉及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新型工业的符合榆中县产业发展实际的项目。这些项目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效应,对于进一步集聚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追求内涵式发展打造“副中心”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虽已是深冬,但漫步在榆中街头,街灯璀璨的城市夜空、流光溢彩的立交天桥、宽阔笔直的兴隆大道、美轮美奂的文化广场、温婉秀美的南河玉带……无不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觉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兴隆山大道全线贯通、市民广场呼之欲出、棚改项目楼塔林立、健身广场人头攒动……这些变化无不见证了这个“副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

  “我们城关镇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借力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稳居全省第一。”榆中县城关镇党委书记许先文向记者介绍说,今年的李家庄棚改项目涉及李家庄农户共810户3269人,安置点包括A、B、C三个小区,其中李家庄棚户区C区项目涉及拆迁户47户,涉及土地征收114.0263亩。目前已签约790户3203人。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790户,参与选房790户,已选房1596套,剩余房源126套。C区完成拆迁44户,C区范围内所有土地征收补偿资金近3665万元已兑现农户。

  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是所有居民心中的渴望。从去年榆中县打响第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到今年7个棚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榆中县把住房保障的重点投向城市的“暗斑”——棚户区。

  “咱们这里也要‘棚改’了。”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榆中县李家庄地饺子沟村民杨氛芳高兴地说:“我们农民也要住楼房了,新楼房不但面积大,而且我们也不再补缴费用,把农房直接置换成了敞亮的新楼房。真的太好了。”

  如今,走在榆中县的每一条大街上,随处可见漂亮整齐的高楼,小区里的老人带着孩子欢笑玩耍,一派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幸福场景。这巨大的变化,得益于该县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突飞猛进。

  在追求城市发展规模的同时,如今的榆中县已不满足于装扮美丽的外表,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的内涵建设上。榆中围绕打造兰州副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提出建设宜居、智慧、海绵型城市,让城市变得有温度,有智慧、有容量、有灵魂、有气度,让广大群众由衷地产生自豪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在几天时间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榆中县中心城区天然气供气工程自4月开工,县城总共埋设天然气管道14.8公里。

  2017年全县城市基础建设共34个重点项目共投资约200亿元。正在建设20项,已完工和年底完工7项。其中路网建设共8条已完成工程80%。

  两个公园、场馆类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22条棚改项目配套道路工程正在施工中。建设宜居城市,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榆中县由“外延式扩张”并集“内聚式发展”,重点打造优美的城市自然环境,以建设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电影院、城市运动公园、文化艺术中心等为重点打造有品位的城市人工环境,以打通“断头路”、改造棚户区和完善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打造优质的城市设施环境,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安全防线、营造浓郁文化氛围为重点打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打造兰州现代中心城市的“副中心”,榆中顺势而为、加速前行。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榆中迎来了新时代的机遇期。(安希荣  柴希中  杨贵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