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图文
【媒体看榆中】兰州日报:创新理念融合发展稳中求进 走向新时代的榆中实现跨越大发展 ——“实力榆中”建设纪实 | |||||
| |||||
■阅读提示 近年来,创新引领发展,在一系列榆中实践中生动演绎。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活力迸发、要素涌流的实力榆中”!在一年前的榆中县十六次党代会上,榆中县再次提出了创新强县的概念。一年来,榆中县以“创新”的名义与先发地区等高对接,创新已然成为榆中发展的主线,一项项冲破藩篱的首创之举,一次次革故鼎新的落地实招,一回回激发潜力的调整重组,不断释放出提速发展的新动能。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的召唤,是追求更高质量、更好效益发展的内在必然。“今年以来,榆中县全县共储备重大项目170个,总投资829.9亿元,开工建设126项,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开工数超过了过去3年的总和,支撑和拉动全县GDP跑出了8.19%的增速,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42.6%,位居全省县区第一。”在刚刚结束的榆中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长王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有力地诠释了这一年来榆中逆势而上取得的成绩!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这就是榆中的“实力”!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一年来,榆中县通过创新发展主动适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农业经济提效增优、工业经济提质转型和第三产业提速增长,使全县产业转型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一年来,榆中县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投资增长,通过项目为榆中注入了经济发展原生动力,全县项目建设异彩纷呈、招商引资再创新高、融资工作破冰前行,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一年来,榆中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综合承载力,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 12月23日,榆中县三角城乡詹家营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投资52万元,历时5个月筹备建成的门牌楼正式落成。正值寒冬时节,这座乡风淳朴的省级美丽乡村热闹非凡,村里的男女老少一大早就守候在村门口,共同聆听了每一笔热心捐助,见证了全村凝心聚力振兴乡村建设的重要时刻。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的新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上蓬勃而出,释放出了令人振奋的诸多信号。 关键之年的关键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何被提到如此重要的高度?这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决定的,新时代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 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随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纵深推进,中央采取超常规措施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榆中县提供了宝贵的政策机遇,从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看,省上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强化兰州在全省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兰州的中心带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这为榆中紧靠省会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全市发展格局看,随着兰州城市东扩战略的深入推进,榆中必将成为兰州建设大都市、大枢纽、大产业、大物流、大市场、大平台的重要战场,融入兰州给榆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资金、市场等重大机遇,从榆中自身实际来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民间资金积累较为盈实,全县加快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一些领域、一些产业的成功实践和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榆中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理念,融合发展,稳中求进,走向新时代的榆中已经成功转型,正在实现着跨越大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的伟大时代,面对新的征程和任务,如何实现榆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爬坡过坎期,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谋得更大的实惠,成了榆中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榆中县委、县政府紧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建设兰州城市东扩的承载区、全省商贸物流的聚集区、生态旅游的富集区、新型优势产业的示范区、人居环境理想的居住区”的五大定位,用不断完善的“15355”发展思路,持续改善的发展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实力,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脱胎换骨的城乡面貌,全面加强的党的建设及不断提高的执行能力,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谱写了榆中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1、紧抓区位优势科学布局激发农业发展新蓝图 榆中县地势西高东低,中部呈“凹”状,山多川少,自然形成了南部高寒冷凉二阴区、中部川源河谷灌溉区和北部少雨干旱区三大农业生态区。近年来,榆中县委、县政府按照既着眼于发挥不同地区资源优势,又注重促进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提炼了“南游、北药、东工、西商、中农”的发展布局,探索出了适合全县南北川不同区域发展,且具有县域经济特点,带动农民快速增收致富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在北部山区打造旱作农业规模化种植新模式 长期以来,榆中北山几乎成了贫穷荒凉、苦瘠天下的代名词。近年来,榆中县委、县政府利用种植中药材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历史,倾力打造了“北药”的发展格局,改变了榆中北山的农业种植结构,拓宽了农民的致富之路。 2010年成立的榆中宏鑫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甘草、黄芩、板蓝根等药材。特别是甘草因甘草酸含量高达3.2%,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2.0%,远销国内外各大药厂。合作社还成功推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2017年在14家种植5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复制推广,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榆中宏鑫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主管魏常明介绍说,近两年他们迎来了中药材种产销的高峰期。通过流转土地近4万亩,辐射带动了贡井、上花、哈岘、中连川4个乡镇12个村近1000户农户种植中药材,其中建档立卡户就占60%,仅2016年实现纯利润600万元,预计在2017年将达到800万元。 据悉,2017年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新建成中药材育苗基地0.3万亩。全县中药材采挖面积达到4万亩,总产量预计达到3万吨,总产值2亿元,创造增加值1.2亿元。 据北山当地人说,80年代末他们的父辈就在这里试种过百合,当时很多人只知道北山洋芋是“金豆豆”,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科学种植百合,就连怎样食用都不会,更不知道市场在哪里,到挖百合时有的人挖出来全倒掉了,有的人干脆不挖,让其在土地里自生自灭。 近年来,榆中县坚持用“十个指头弹钢琴”,结合北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耕性好等优势,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大面积试种百合。 据悉,榆中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推行了“合作社+科技+农户+基地+品牌”的农业产业模式,培育了甘肃芳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榆中富源百合产销专业合作社等5个种植规模100亩以上的百合种植龙头企业,在北部山区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将百合的种植区域逐步向川东地区和南部二阴山区扩展,带动新增百合种植面积5000亩。2017年,全县百合种植总面积达到4万亩,已成功将百合发展为榆中“优质、高效、高产、安全、生态现代化”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在中部川塬地区打造高原夏菜种植新标杆 为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榆中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高原夏菜“稳中东扩”的要求,在水禾、农乐等10个合作社中,成功复制推广榆兴生态农庄“互联网+设施农业”,榆中康源公司“集团连基地带农户”订单种植销售及榆中洋芋营销协会“大服务+小流转”利益链接等发展新模式。2017年,全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突破42万亩,新增设施农业0.2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首次突破3万亩,带动设施蔬菜产量达到6万吨以上。全县马铃薯种植总面积达到26.2万亩。三角城千亩现代都市体验园项目、榆兴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等7个农业园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 在农闲的冬日里,记者在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看到了络绎不绝的蔬菜配送车辆和储藏库里忙碌的务工人员。三角城乡化家营村村民李鸿告诉记者,家中只有年近90高龄的母亲和他,平时要照顾母亲没法外出打工,在家门口的储藏库打工,不但有了可观的收入,还可以尽到孝心。 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应勇告诉记者,公司在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了3000平方米的榆中农特汇配送冷链储藏库。夏季每天运储高原夏菜达200多吨,冬天储存量达180吨。公司还发展了集生态循环农业、创意阳光农业、农耕体验、观光、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生产辐射型田园综合体。仅2016年纯收入400多万元,带动周边近300名务工人员每人收入3至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近80户。2017年预计纯收入可突破1000万元,带动务工人员增收5至8万元。还在新营、马坡、龙泉、清水、夏官营、三角城等乡(镇)推广高效钢架大棚2000多座,带动800多户农户种植了高原夏菜。 在南部二阴山地区打造冷凉型蔬菜产业发展新品牌 榆中县冷凉型蔬菜主产区属南部二阴山区,种植品种以花椰菜为主,其次为娃娃菜、甘蓝等,5月中旬种植,8月份上市,从时间上弥补了蔬菜市场的空缺,因绿色环保等特点,种植效益更是十分可观。 今年来,南部二阴山区新发展冷凉型蔬菜0.5万亩,全县冷凉型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6.5万亩,促进了二阴旱作农业区蔬菜种植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建设了标准化蔬菜交易市场、成立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培育脱水蔬菜企业等措施,延伸冷凉型蔬菜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与此同时,全县还大力推动了畜牧养殖业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完成改扩建规模养殖场20个,各类动物饲养量预计达到230万头(只)。在稼鸿、育存等10个合作社中积极复制推广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母牛还犊+分散育肥”利益链结带动新模式,启动芳美500头肉牛及稼鸿5000只肉羊扩建项目,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 2、把握战略导向创新理念实现工业新腾飞 榆中县作为农业种植大县,工业发展基础薄弱,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榆中县委、县政府以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为着力点,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形成了以金川产业园区、和平卧龙川产业园等工业经济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出兰州东城门10余公里处,正在崛地而起的园区建设项目引得众人叹为观止。坐落在榆中县和平镇的兰州和平工业园区是全省35个省级开发区之一,是全县富有创新活力、极具发展潜力、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和影响力的示范区。2016年底,开发区实有企业73家,从业人员17000人,期末开发区总人口达6.5万余人。按照高新技术、安防、家居、建材“一区四片”的发展规模,在2016年实施了徐家营片区、卧龙川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并经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引进企业12家,概算总投资19亿元。其中,落户徐家营仓储物流企业2家,概算总投资5亿元;落户卧龙川工业企业10家,概算总投资14亿元。目前,有5家企业已开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7家正在开展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和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成毅介绍说,正在建设的徐家营片区功能定位为“现代物流、生态化居住区”。卧龙川产业园功能定位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兰州东部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产业园区将重点依托金川科技园,抢抓产业转移和工业“出城入园”的大好时机,发展壮大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安防、家居、新型建材等产业,成为打造榆中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极。 在全力推进园区建设的同时,榆中县委、县政府通过优化升级传统工业,加大了对金川公司、京兰水泥、甘草水泥、庄园乳业等重点工业企业的跟踪监测和服务,特别是积极与榆钢对接协调,突破重点难点,使榆钢顺利复产。2017年10月31日上午,兰州庄园牧场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仪式,标志着西北乳业的排头兵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首家A+H股乳品上市企业。随着金川新材料公司主板上市顺利推进,金阳高科、奇正藏药等企业不断壮大,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多点开花,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为了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竞争力,榆中县还依托兰大、财大、民大、中医大和交大智力支撑,推进创新创业高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和平、夏官营大学城及县城南河景观区分别建立大学生“双创”基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悉,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26家,其中省属企业8家,县属企业18家。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42亿元,同比增长4%。预计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54.5亿元,占年计划54.2亿元的100.6%。 3、突出全域旅游悉心培育第三产业发展新引擎 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商贸物流聚集区建设蓬勃发展 “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占地近500亩,着力打造农副产品信息网络平台、质量追溯体系、物流配送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四大板块。建成后年交易量将达到500万吨,年交易额达到150亿元以上,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8万人以上。”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建伟介绍说,目前一期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已完工70%,二期建设的信息展示研发中心将在2018年初至2019年全部完工。 据悉,坐落于兰州市与榆中县中心地位的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去年被商务部评定为国家级公益性市场,获得政府股投资,同时也被纳入了甘肃省“一带一路”项目库和“PPP”项目库”,是依托产地优势,提升全县高原夏菜品牌整体影响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中盐物流、通韵快递等企业已入住和平工业园区徐家营片区。在建的兰州毅德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甘肃物产集团兰州物流园、迎宾大酒店等重点商贸流通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全面建成营运后将成为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现代仓储物流基地,极大地提升全县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顺利推进 “来到县文成广场建设现场,看到依傍陇右名山兴隆山拔地而起的建设项目和悬挂的鸟瞰图,我和同来考察的人大代表都被震撼到了,正是这股崛地而起的榆中实力,带给了我们对未来榆中发展的美好憧憬。”县人大代表杨彩虹表示,作为通往兴隆山的必经地,建成后的文化广场一定会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据悉,榆中县文化产业园区(文成广场)总建筑面积为176778平方米,主要由叠水迎宾广场、碧水公园、灵石公园、文化广场、中心广场、文庙、儒家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群(兴隆山动植物科普博物馆、榆中人文历史博物馆、红色历史文化博物馆、黄河水利博物馆)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组成。底下一层局部分两层,一层规划为“一街两区三中心四主题五馆”,由商业街区、博物馆区、超市及主题乐园区等构成,二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在2018年年底竣工投运后,将会同打造的青城民俗文化创意体验古镇、南河至兴隆山文化创意生态观光带等一道,成为人文榆中建设的一张魅力名片。 今年来,榆中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通过挖掘榆中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围绕“陇右名山,问道兴隆;黄河文化,拜水青城;黄土风情,都市花园”的旅游形象定位,探索制定了“124579”旅游规划布局,形成了“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大旅游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共接待游客4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成立了榆中陕旅文化旅游开发公司,投资50亿元启动建设兴隆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投资近9.5亿元的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 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普遍提升 今年来,榆中县按照“第一景区”建设要求,实施兴隆山大景区景观路亮化工程,在环城西路至兴隆山路段安装仿古路灯350盏。按照“秦汉风格”新建了县城北城门和南城门文化地标性建筑,对县城街道3000余穴行道树树穴铺装了彩色艺术透水石。通过实施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和迎宾大道工程、环城东路新建工程、环城西路新建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县城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国道312线、省道104线、兴隆山大道等交通要道建设均已竣工通车。县城公交站牌统一更换为秦汉风格仿古公交站牌。以“全域无垃圾”治理为目标,通过门头改造提升、户外广告拆除、违法建设查处、围墙改造提升、规范车辆停放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县城市容市貌和旅游形象。同时,狠抓旅游厕所改造提升,对县城范围内的7座公厕按照“秦汉风格”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 据悉,榆中县今年还成功举办了2017兰州和平牡丹节、石源文化艺术节、“醉美花海金色马坡”油菜花节、青城古镇民俗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会活动,大力推进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了“城关榆兴农庄千亩花海、凤凰湾创意农业体验公园、和平牡丹园、上庄高山花卉、马坡羊上油菜花海、青城古韵花香、新营万亩梨园和千亩藜麦、北山中药材花海”八个花卉旅游景点,形成了“以景带花、以花引人、以人促游”的新型旅游业态。充分发挥竞技体育拉动效应,策划举办了自行车邀请赛、户外攀岩、滑雪、露营、武术比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延伸发展了体育运动休闲旅游。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榆中县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现实,紧盯“兰州现代化中心城市副中心”发展目标、紧扣“15355”发展思路,做精做特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做优做活现代服务业!全力推进建设“实力、魅力、生态、活力、幸福、实干”六个榆中!(杨贵智 岳程 赵成军) | |||||
|